







兔子还了学校的琴,但是还想继续玩。
我去乐器行转了转,给他那么大小孩子的小提琴,价格在300欧元以上。
超级市场有时候也卖琴,30多欧元一把。那琴便宜在哪里我不知道,但是不敢要。
兔子现在正在1/2琴的尽头,先买了3/4琴,练起来吃力,怕终于是尺寸时,人家已经没兴趣练了;买便宜琴不知道深浅,很怕音质差,拉起来折磨耳朵。
决定还是先去借琴,反正这里借琴成风。
老师推荐了一处,名字听上去好像是音乐仓库,我辗转许久才摸到地点。
大门是很古老的玻璃,让人隐隐可以看到里面,看到几级楼梯上去的后间,放着倍大提琴。
看着是个作坊,作坊上班时间是每天下午两点半之后。
凑这个时间再去时,大约是一个礼拜之后了。转一圈也没找到门铃,使劲敲门---没人理。
门口停着古老的自行车,还有古老的滑行车。延伸进来的山墙上,爬着几个陶制的蜗牛和小松鼠。看着就是自己的手工。
真不甘心就这么白来一次,便走到后面的院子里。
头上咯吱一声响,一位老先生探出头来。
顺便说一句:德国人最热心的事情就是指路,我刚来德国时,问了路听不懂回答,几次被人家开车送去了目的地。这老先生现在也有这份仗义,从楼上下来,带我再走过山墙,指着牌子上古老字迹旁的小句号说,这是按钮。
主人围着深绿色的围裙出来开门,态度在恭敬中,还有些谦卑。他三十多岁,背微驼。
走进作坊,我感叹:这是博物馆。
我实在不会描述景色这种东西。
一排一排挂列的中小提琴,从高处俯视我们。它们都不亮丽,黯淡在午后被绿荫过滤了的日光中,发着深沉的光泽。它们一个个都是出色的音乐家,只要你能用琴弓擦响它们。
高大的桌子,为让人刚好站着写字,它和暗哑的提琴一个木质,厚重结实。
面对我的,是个小名片碗,铜制,洛可可花纹钮结着碗边,让里面古朴的纸片闪亮。
松香这种便宜东西,被放进袖珍的小琴盒里,每个“琴盒”都用手工雕刻,上面刻着“音乐仓库”名字。主人说他自己混制松香,这松香有些特别。
桌上放着几样工具,看不懂怎么用。夺目的是音叉,传说里听过,奇妙的小玩具,往桌上的绒布里一扔,再竖起来,就听见干净的一声A音,校弦用的。
墙上的架子很小,展示一个巨大的提琴蜗型琴头,和一尊铜制的匠人制琴的小雕塑。它们一尘不染,也不被照射衬托,安静得如同琴们一样。
待客的地方圈坐着一套古董沙发,主人到里间为我挑琴,写合同时,它们招待客人。在威尼斯的旅店里,曾见识过它们的张扬和辉煌。在这里,它们不再流光溢彩,仰视那些提琴,很平和,很谦卑。
沙发旁边是一个老火炉,在秋天的日光里静睡着。圣诞节它会不会醒转来,讲个古老的童话?
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感动,这悄没声的一切,古物的沉着,把一种深厚的东西传过来了。
评论